IMR免疫磁減量檢測 臨床應用造福民眾

 

 

吉蔚精準檢驗於 2022 年 3 月 13 日主辦「IMR 免疫磁減量檢測技術臨床運用線上研討會」。IMR 技術可應用於檢測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等多種神經退化性疾病,透過抽血檢測血液中微量的生物標記,準確度可達到 8 成。

 

會中邀請到許多重量級講者分享使用 IMR 技術經驗,期望此領先全球的台灣頂尖技術,能協助失智症及相關神經退化性疾病的臨床鑑別診斷及追蹤,造福更多民眾。

 

本次研討會由吉蔚精準檢驗主辦,台灣神經學學會、台灣老年精神醫學會、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磁量生技協辦。講者包括:免疫磁減量技術研發者—磁量生技楊謝樂總經理、台大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邱銘章醫師、台北榮總王培寧醫師、雙和醫院胡朝榮副院長、科博特診所劉博仁院長,吸引超過 200 多位臨床和產業專家報名參加,橫跨神經科、精神科、家醫科、一般內科及健檢單位等。

 

磁量生技楊謝樂總經理: 全球首創IMR技術,抽血即可偵測比CSF中更微量的異常蛋白濃度,已獲衛福部第三類新醫材許可

 

研討會一開始,磁量生技楊謝樂總經理指出,過去阿茲海默症檢測主要為抽取腦脊髓液(CSF)來偵測乙型類澱粉蛋白(Amyloid β)和濤蛋白(Tau)的濃度,但為侵入性檢查且無法早期檢測。磁量生技歷經十幾年研發,開發出 IMR 免疫磁減量技術,只要抽血,就能偵測比 CSF 中更微量的異常蛋白濃度。

 

透過 IMR 技術,待攜帶專一抗體的奈米磁珠與血漿中待測抗原結合後,再以超導電子感測元件(SQUID)偵測微小磁訊號的變化,便可得到檢測結果。此技術採用 spin-wash 方法,可減少非特異性的抗體抗原結合,使得檢測有超靈敏、高精準度的表現。

 

目前 IMR 技術已經有相當成熟的精準度和應用證據,並獲得國際阿茲海默症論壇 ALZFORUM 和中國痴呆臨床診斷指南等世界級專家組織的認同和推薦,廣泛使用於臨床。

 

2020 年,經過衛福部四年的嚴格審查,Aβ1-40 / Aβ1-42 / Tau 獲得第三類新醫材上市許可(IVD),其餘神經退化性疾病相關生物標記的檢測也獲歐盟許可(CE IVD),並陸續增加中。

 

台大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邱銘章醫師: IMR可應用於非典型阿茲海默症的輔助診斷、失智症高危險群的長期追蹤等四方向

 

邱銘章醫師在 IMR 技術研發轉到臨床時期進行了相當多的前驅研究,他詳盡說明失智與阿茲海默症的病理機制與檢測相關資訊,並分享生物標記在失智臨床前期、前驅症狀期、失智症期上的表現。

 

邱銘章醫師認為,失智臨床前期和前驅症狀期有些生物指標就已經上升,可以提供早期預防或治療參考。但對於失智症生物標記物的檢測,因量測方法不同或疾病複合度的相異而有其極限,目前認為累積多項指標檢測結果,對混合型神經退化疾病的診斷是有幫助的。

 

IMR AD 技術經研究證實,與臨床診斷的一致性有 8 成,他認為,後續臨床應用有四大方向,包括:

 

1. 非典型阿茲海默症的輔助診斷。
2. 臨床試驗案的個案收納的篩檢以及療效追蹤。
3. 阿茲海默症、失智症高危險群的長期追蹤。
4. 自覺認知障礙族群的風險評估與追蹤。

 

在臨床運用上,邱銘章醫師建議,可以先用 IMR 檢測生物標記,呈現陽性後再以 PET 做腦部異常蛋白沉積的檢查。

 

台北榮總王培寧醫師: 透過IMR技術,可望預測輕度認知障礙患者腦內的類澱粉沉積和臨床預後

 

王培寧醫師的分享,則關注臨床上如何以血中阿茲海默生物標記,預測輕度認知障礙患者腦內類澱粉沉積和臨床預後。

 

她指出,一般失智症診斷依循 ATN 準則(A:Amyliod 蛋白、T: Tau 蛋白、N:Neurodegeneration 神經退化),當此三項都異常,還是有可能為認知正常的「臨床前期」、已有輕度認知障礙的「前驅症狀期」、認知障礙的「失智症」。換言之,臨床上必須更小心看待生物標記預測未來認知風險下降的評估和病理連結。

 

不過,王醫師自身研究和其他研究結果顯示,自覺認知衰退(SCD)和輕度認知障礙(MCI)患者血漿中 Aβ1-42 x tTau 的數值偏高者,後續認知退化程度較大,有預測認知退化的效果。

 

血中生物標誌物的數值上升,也與 PET 呈現腦中 Amyloid 沉積的機率成正比,與影像學檢查具有一致性,是 IMR 技術於臨床上可行的應用發展。

 

另外,王培寧醫師與邱銘章醫師都認為,目前在研發去除 Amyloid 沉積的藥物試驗上,使用 IMR AD 檢測監測評估,成本較低,也較不容易讓試驗失敗。如果單獨使用 Amyloid PET 陽性的預測正確率大約只有 4 成,但加上 APOE 基因型和血漿中 Aβ 的數值則可以提升到 7 成。

 

針對亞健康族群在失智的臨床前期的篩檢,王培寧醫師亦指出,IMR Aβ1-42 x T-Tau 的檢測已經有良好的靈敏度和專一度,之後在記憶門診和基層醫療上應能結合其他檢驗或工具,提升失智症風險評估的效力

 

雙和醫院胡朝榮副院長: 以IMR技術評估血管型失智症風險

 

血管型失智症是失智症的第二常見原因,隨著年齡越大,混合型失智症(阿茲海默症加上血管型失智)占比越高。

 

胡朝榮醫師指出,中風的嚴重度、中風復發,都與將來認知惡化情況相關。他的研究發現,中風後血液中 Tau 蛋白和 Amyloid 濃度低的人,發生認知功能障礙的風險較高,這點與阿茲海默症不同,據推測可能與腦內膠淋巴系統相關。

 

「再中風」(復發)的病患會有三分之一機率發生失智症,嚴重中風者有 34.4%、輕度中風者有 8.2%、暫時性腦出血有 5.2% 會延伸為失智症,認知功能在中風後 3 個月至 1 年內惡化最明顯。

 

藉助 IMR 檢測血中生物標記,可在影像檢查、腦脊髓液檢查、數位化監測(如眼球移動、走路型態)等方式之外,提供一個更安全準確的檢測方法,監測由中風驅動的大腦認知功能下降。

 

科博特診所劉博仁院長: 以IMR檢測及早發現異常,介入調理可改善健康

 

劉博仁院長則以功能醫學的角度,綜合分享多項影響大腦健康的因子(包含發炎、睡眠剝奪、腸菌相、腸漏、過敏、PM2.5、環境賀爾蒙或重金屬、壓力等等),並介紹麥得飲食(MIND diet)對健腦的幫助。白藜蘆醇、魚油、鎂離子等對於血腦障壁(BBB)的完整穩定性也有重要相關。

 

會中,劉博仁院長分享了使用 IMR 輔助監測的成功案例。此個案患有帕金森氏症 10 年,服藥不規律且自覺有認知功能下降,來看診時坐輪椅、站立不平衡,不過經過上述多項因子的總和檢測與分析,發現個案帕金森氏症的神經生物標記物 α-Synuclein 偏高為 0.117 pg/ml(≧0.116 pg/ml 屬高風險),介入調理後,在大約半年後降到 0.043(<0.116 pg/ml 屬於低風險),目前個案已經可以行走。

 

劉博仁院長認為,功能醫學領域可整合營養素分析、腸道菌分析、Omega-3 index 和神經傳導代謝物質、塑化劑等檢測結果,協助個案分析並建議改善措施。若能夠透過 IMR 檢測技術及早發現腦中異常蛋白沉積,提供健康管理的改善建議,將是可能患者的一大福音。

 

 

資源下載

▶ IMR免疫磁減量分析介紹

▶ IMR 研究專刊

 


更多檢測資訊

▶ IMR AD 阿茲海默症檢測

▶ ApoE 阿茲海默症風險基因檢測

▶ IMR PD 帕金森氏症檢測